記巨龍鎮(zhèn)機關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何為遂
更新時間:2010-05-27 來源: 瀏覽:
他,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他,是一位身患癌癥的病人;他,卻是群眾公認的“熱心人”;他,就是曾擔任多個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現(xiàn)任巨龍鎮(zhèn)機關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何為遂。
17年前,他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2006年,他又被多家醫(yī)院查實患有“食管癌”,按理說,可以安度晚年。但是,一名有著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老干部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促使他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盡其所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不斷奮斗。他把滿腔的熱情獻給了自己的家鄉(xiāng),他以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忘我的工作熱情深受群眾擁護。
“有生之年幫助家鄉(xiāng)把路修好,是我最大的愿望”
何為遂的老家在高廟鄉(xiāng)三合村。1989年修建的村道路路面狹窄,設計滯后。雨天,道路泥濘;晴天,塵土飛揚,群眾出行非常不便。農村稅費改革后,村集體就再也無力對該道路進行養(yǎng)護,此路也成為了一條名符其實的“斷路”、“爛路”,群眾苦不堪言,怨聲載道。曾經有兩位村民突發(fā)疾病,因救護車無法通行而延誤病情去世。何為遂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有生之年幫助家鄉(xiāng)把路修好”就成為了何書記退休后一個最大的愿望。
為盡快改變村子現(xiàn)狀,何書記忙開了。從讓村干部堅定修路決心到召開群眾會征得群眾支持;從資金來源到資金管理;從道路規(guī)劃設計到土地糾紛調整;從施工單位選擇到質量監(jiān)管;從道路立項報告起草到公路竣工驗收……何書記盡管病魔纏身卻四處奔忙,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身影。為了讓村干部堅定修路的信心和決心,2008年冬天,何書記先后十幾次將他們請進家中,交心談心,為他們建議,為他們“打氣”,他的家儼然成為了他們的辦公場所。
為解決修路的資金難題,何書記親自把報告送到縣交通局、縣財政局等相關職能部門領導手中,爭取到預撥款十幾萬元;積極參加2009年4月2日村上召開的群眾大會,幫助村兩委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帶頭捐款6600元;四處聯(lián)系,四方奔走,積極尋求在外鄉(xiāng)友的支持,募集到資金4萬元;建議村兩委采取“表揚先進、鼓勵后進”、“選取群眾代表管帳管錢”的辦法,用“紅綢”張榜公布捐款修路人員名單,激勵個別“觀望戶”、“釘子戶”主動捐款。在他的帶領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短短10多天時間就募集到修路款20余萬元。
在公路建設遇到阻力時,何書記親自出面調解。為了土地調整問題,拖著病軀的他拄著拐杖4次到張登權、何家萬家中,作宣傳、做解釋,土地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為了解決道路施工中的一個安全事故,當時正在南充住院的他,電話聯(lián)系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了一致協(xié)議,確保了工程的順利施工。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何書記的親自參與和傾心幫助下,2010年1月,三合村長3.3公里、寬3.2米,耗資90余萬元的村道水泥路建成通車了?;乩霞疫^春節(jié)時,看著家家戶戶從城里開回來的二三十輛小車,何老開心地笑了……
“讓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謀發(fā)展,是我最大的快樂”
退休后的何書記一直居住在巨龍鎮(zhèn)原區(qū)公所院內,僅有52平方米的“小 家”卻成為了他為干部群眾解開“心鎖”的“診所”。
2008年9月,他的一個侄兒,拒不履行公民義務,還與村干部對著干,在廣大群眾造成了惡劣影響。何老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把其侄兒和村上的“三職”干部請到自己家中,當著村干部的面對他的晚輩進行了說服教育,最終雙方握手言和。此次教育后,他的侄兒像變了一個人,在積極協(xié)調配合村干部開展工作的同時,還主動幫助村干部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
2009年6月,當他得知三合村的村干部“貌合心不和”、“打肚皮官司”、“不能形成工作合力”的情況后,身患重病的他電話通知該村的支書龍方成、主任王啟財、文書代國林和計生指導員楊永志四人到他家開一個特別的民主生活會,讓他們敞開心扉談,相互指缺點、評優(yōu)點,最終促使他們相互間消除了隔閡,凝聚了共識。
何書記其實就是一個“和事佬”。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可何書記卻很愿意幫助左鄰右舍解決家庭糾紛, 由于他德高望重,威信高,先后多次協(xié)調解決了群眾反映上來的關于夫妻不和的,婆媳關系緊張等家庭矛盾。每每說到這里,何老很有一種欣慰感,因為他看到這些家庭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和祥和。
“盡可能地為黨和人民做些事,是我最大的追求”
何書記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是無限的。
多年的工作,何書記養(yǎng)成了認真學習、積極思考的習慣,他堅持天天看黨報、天天聽廣播、天天看新聞。他常說,共產黨員從工作崗位上可以退休,但是思想不能退休,思想不能落伍。正因為有這種信念的支撐,何老的生活才所以變得那么充實、那么絢麗多彩。
多年來,他積極做好離休黨支部的工作,從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關心、愛護老同志;他始終關注巨龍鎮(zhèn)和家鄉(xiāng)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發(fā)展,充分利用他在農村工作的豐富經驗為黨委政府諫言獻策;他認真了解老同志的意見和要求,向鎮(zhèn)黨委政府領導和上級相部門領導反映,促成一些問題落實和解決,還站在黨的政策大局立場上,對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說服解釋,求得老同志的理解,積極維護了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一些離退休老同志反映說:咱離休黨支部“政治上穩(wěn)定,思想上平靜,心情上愉快!”
何書記家庭并不寬裕,每月也僅有1000余元的退休工資,家中也沒有一件像樣的家俱,已使用了15年的21寸舊彩電始終陪伴著他。但他看到困難群眾需要幫助時、公益事業(yè)需要支持時,他都要慷慨解囊:“5.12”汶川大地震時他交了1000元的“特殊黨費”,巨龍鎮(zhèn)修建通鎮(zhèn)公路他捐了200元,三合村修建通過水泥路他捐了6600元……類似情況何老已累計捐款4萬多元。
何書記為黨和人民做的這些事,從來不計回報。去年8月,他因患病再次地區(qū)醫(yī)學院腫瘤醫(yī)院做化療,家鄉(xiāng)的群眾自發(fā)到醫(yī)院去看望他,為他送去了600元的慰問金。何老收下了鄉(xiāng)親們的“心意”,卻又轉手將錢交給了三合村的黨支部書記龍方成同志,并叮囑他村道路建設正是用錢之際,讓他把錢拿回去買水泥;今年3月,三合村村“兩委”干部得知何書記再次住進腫瘤醫(yī)院治病后,拿出1萬元錢感謝其對家鄉(xiāng)建設所作出貢獻并對何老生病住院表示慰問時,何書記當場婉拒了,并語重心長地對村“兩委”干部說:“村上并不富裕,群眾生產生活還有很多需要錢的地方,你們還是把錢花在群眾生產生活最需要的地方吧!”。一句話,感動得村“兩委”干部淚流滿面。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紿干”,何書記懷著對黨的一片赤誠之心,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群眾的關懷,把自己人生的最后的光和熱無私的奉獻給了社會和人民,這種精神將會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